艺考文化课,为什么百老汇是音乐剧的代名词?

- 预约测评
- 提交
艺考文化课,为什么百老汇是音乐剧的代名词?
艺考文化课
为什么百老汇是音乐剧的代名词?
现在世界音乐剧产业格局就和经济格局一样,已经多极化发展、音乐剧顶多算两极多元。但上世纪末以前百老汇几乎能指代音乐剧的原因,主要是:
1.无论从【宗教剧的圣咏—歌剧舞剧自立门户—歌剧内部分化(喜歌剧-民谣歌剧-轻歌剧)】的历史轨迹来看,欧洲戏剧为音乐剧的发端和萌芽积累了多少条件,音乐剧这一艺术形式得以确立,还是归功于美国百老汇各种秀场的锤炼打磨。两大重要因素——脱离世族门阀(与世俗文化结合)+契合民族心理(与本土文化结合),让美国的音乐剧一经确立,就带有强烈的风格和鲜明的范式。
2.从叙事音乐剧到整合音乐剧,百老汇经历了音乐剧的黄金时期和危机与调整。而同时期的欧洲,特别是英国的小歌剧(轻歌剧)发展到音乐喜剧(musical comedy)之后,将这种用音乐素材讲述喜剧故事情节的音乐舞台表演形式维持了近一个世纪的状态;虽然它并非止步不前、也是在厚积薄发、主要致力于将多种舞台表演模式融为一体并重新将戏剧、舞蹈与歌剧进行整合的探索,但即便是20世纪80年代韦氏音乐剧和勋式音乐剧先后在百老汇掀起腥风血雨,这些具有浓厚欧洲戏剧血统的巨型音乐剧依旧沿袭了许多歌剧的范式与风格,无数小伙伴因此分不清歌剧和音乐剧。
3.【欧美文化软实力的渗透】这种说法在天朝史政课程体系里提得还少吗,现在,我们把欧美分开来看,请问,大家觉得,较牛的是谁?音乐剧同理。谁有钱,谁会玩儿,谁就是代言。
音乐网站,毁了CD业,却能成就新巨星
作为一个从小热爱音乐的人,我从中学开始就习惯省下一部分的生活费去购买卡带,然后是各种碟片。后来,有了网络下载后,世界就变了。
众所周知,唱片业开始亏损,音乐制作费用开始缩减。很多人把这一现象归咎于音乐网站的免费下载。其实,这一说法仅仅是管中窥豹,因为互联网的特性就是资源共享,提供内容供人下载,本也无可厚非。
网络的免费下载,让唱片店内的唱片无人问津。唱片卖不掉,艺人和唱片公司的版税收不上来。版税收不上来,音乐作品的创作、制作质量和数量就日趋下降,长此以往,恶性循环,整个音乐市场就会异常低迷。
表现较为明显的就是中国内地市场。目前为止,中国内地的演唱会门票是世界上较贵的,各种演出邀请国外艺人的价格也是世界。这是中国内地近些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经济发展带动了人们情深文化需求的提升,强大的需求量造成了中国内地在文化、体育界的“人傻钱多”的局面。
我们中国内地不缺乏优秀的艺术家,但是我们缺少巨星,真正的巨星。从改革开放伊始到现在,香港、台湾的歌星受欢迎程度一直高于内地,更不要提现在那些比比皆是的韩国“偶吧”组合。其实大家心知肚明,港台、韩国包括日本,这些弹丸之地其本地区的艺人想要“发财”,靠的都是来中国大陆赚钱。
那么他们为何可以在中国大陆市场的需求量有增无减呢?我们自己的歌手与他们到底差哪儿了呢?我告诉你,首先差的就是歌曲数量。没错,我们内地很多歌手,包括很多艺术家在内,你如果给他办场演唱会,他的歌曲数量都不够凑的。大多数的歌手都是靠着那一两首成名曲混迹多年。
这就接上了刚才的议题,一直以来我国在文化产业立法的不健全,导致了盗版横行,行业不成体系。互联网行业的立法不健全,导致了免费下载和恶意竞争的现象。这两点决定了很多歌手歌曲数量少,跟不上人们的需求和时代的潮流。
所以,随着人们版权意识的提高,互联网行业法规的健全和与世界接轨的程度日益提升,音乐网站将是唱片公司和歌手较大的盈利平台和承接载体。届时,将出现唱片公司、音乐网站、歌手三方互惠互利的局面。届时,我国将出现一批具有时代代表性的歌坛天皇巨星!
古典音乐后面的op.xx是什么意思
较常见的记号是op或opus,拉丁语的意思是“作品”,它大概起源于17世纪初叶,出版音乐乐谱的出版商为了区别同一作曲家的不同作品而标上记号,这就 是op。op记号通常是按同一作曲家出版作品的次序由小到大编号,但这又并不是的。但op标记也有问题,例如很多作曲家的作品由不同出版商出版,那时 不同出版商有不同的op序号;因此会出现某作品在一个出版商标号为op3,在另一出版商标号为op8,甚至有第三个出版商那里编号为op6,这样显然会造 成混乱。
近两百年来,越来越多学者研究前人的音乐作品。这些学者为研究这些作曲家的作品,列出他们所有作品进行研究甚为重要。
由于op记号有时会造成混乱,或者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新的作品,或是一些作品未正式出版而没有op记号,这时对所有作品进行重新编号便成为这些学者的 又一项工作。由此就产生如BWV、D等编号,这些编号往往是提出新作品编号的学者名字的代表字母。下面是一些作曲家作品常用的记号:
作品记号/适用的作曲家
AV——Richard Strauss 理查-斯特劳斯
B——Dvorak 德沃扎克
BB——Bartok 巴托克
BWV——J.S. Bach 巴赫
D——Schubert 舒伯特
F——Vivaldi 韦瓦尔第
H——Holst 侯斯特
HWV——Handel 亨德尔
K——Mozart 莫扎特
KV——Mozart 莫扎特
L——Debussy 德彪西
M——Vivaldi 韦瓦尔第
Op——大多作曲家
P——Vivaldi 韦瓦尔第
R——Vivaldi 韦瓦尔第
RV——Vivaldi 韦瓦尔第
S——J.S. Bach 巴赫 (与BWV相同)
S——Liszt 李斯特
Sz——Bartok 巴托克
WWV——Wagner 瓦格纳
Z——Purcell 帕萧
音乐作品编号是标记作曲家作品顺序的号数。用op.(opus的缩写)标记。如部作品标作op.1(作品号)。
如果一部作品中包含数首乐曲,则用分号no.(number的缩写)。如op.1,no.2或op.1b,表示号作品中的第二首。
作曲家逝世后出版的作品称作“遗作”(op. posthumous),以op. post.或op. posth标记。
音 乐作品编号大体出自三类人之手:1、作曲家本人;2、出版商;3、音乐学家。一般认为较早为自己作品编号的是意大利作曲家班基耶里。欧洲18世纪初期,作 曲家一般不为自己的作品编号,这时多由出版商从方便的角度为作品编号。这种编号不能如实反映作曲完成的先后顺序。贝多芬是较早有系统地为自己作品编号的作 曲家,今日所见其重要作品的编号皆出自其本人之手,但仍有遗漏。 近代一些音乐学家从利于后人对作曲家作品研究出发,对重要作曲家尚无编号作品进行有系统的编号;对无系统编号者亦加以重新编号,并标注特定的标记。 J.S.巴赫的作品编号由德国音乐学家W.施米德(Wolfgang Schmieder,1901-1973)编成,以BWV(德文Bach-Werke-Verzeichnis的缩写,意即“巴赫作品编号”)为标 记,1950年起使用。许茨的作品编号由施皮塔等人编成,以SWV(德文Schutz-Werke-Verzeichnis的缩写,意即“许茨作品编 号”)为标记。斯卡拉蒂的作品分别由意大利钢琴家朗戈(Alessandro Longo,1864-1945)、美国古钢琴演奏家柯克帕特里克(Ralph Kirkpatrick,1911- )和意大利音乐家佩斯特利(Giorggio Pestelli,1938- )编成,分别用三人姓氏个字母L.K.P.为标记。莫扎特的作品编号由克歇尔编成,以K.或K.V.(Kochel-Verzeichnis的缩写, 意即“克歇尔编号”)的标记,1862年起使用,后又以A.爱因斯坦于1937年修订,以K3为标记,再以瑞士音乐家基格林(Franz Giegling,1921- )1964年修订,以K6为标记。贝多芬的作品编号有遗漏者,由后人补编,主要用WoO(Werk ohne Opuszahl的缩写,意即“未编号作品”)为标记。舒柏特的作品编号由奥地利音乐学家多依奇(Otto Erich Deutsch,1883-1967)重编,以D为标记。
浅谈从小学琴带来的好处
音乐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类的另一种“语言”,它能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美好的音乐不仅能给人类带来极大的享受,还能陶冶情操。
音乐对于儿童来说,能激发少年儿童的想象力、激情和热情,通过弹奏的训练,也能锻炼孩子克服困难的毅力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弹琴必须要手指动、耳朵听、眼睛看、脑子想......,这就使孩子整个身体都调动起来,刺激了脑细胞的发育,提高了孩子的观察力、理解力、听辨力、记忆力、想象力等等,使孩子的智力得到提高。有时我们会看到孩子太过内向、木讷,小小年纪就不苟言笑,而克服这种性格的较好方法就是让您的孩子去亲近音乐,学习一种乐器。因为音乐具有感染力、有激情的,它会使孩子感到愉悦、激动和充满幻想,甚至不久的将来会成为孩子表达自我情感的一种方式。学习乐器的孩子,无论是学习钢琴类键盘乐器、小提琴等拉弦乐器或吹管乐器,其手指每天都要成千上万次有目的、有控制地协调运动,不断刺激大脑发育有着非常好的。
学琴带来的好处
1.作为一门乐器,学习钢琴能让你有一技之长,这一技之长将对你的一生有重要影响,所谓多一项技能就多一条出路;
2.作为一门艺术,学习钢琴有利于培养情操,培养人的涵养,你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会不自觉的接受更多西方古典文化的熏陶,这种获益就不仅仅是音乐方面的获益了,它会让人慢慢变得更加有气质,更加有涵养;
3.作为一项技术,它可以锻炼你的左右手配合能力,从而促进左右脑公同发育,长期坚持,会让人变得更聪明,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所以中小学才提倡素质教育;
4.作为爱好,钢琴能调剂你的生活。无论你开心与否,弹钢琴可以让自己适度放松,尤其是在生活压力大的时候,弹钢琴的好处很多,无论你是愤怒还是伤心,无论你是快乐还是兴奋,只要你需要,那神奇的音符都会帮你表现出来,它是你内心的写照;
5.作为一门学习的学科,能让你更好的安排时间。怎么理解呢?如果你是学生,那么练习钢琴必然会占用你的一部分时间,如果你安排得好,不仅可以做到学习与练琴两不误,长期养成这个好习惯还有利于学习的进步!
6.在快乐的学习气氛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学习表演中树立自信心获得成就感,培养坚忍不拔的学习毅力。
7.增强听辩能力和记忆力,开发创新潜能,激发想象力、丰富感知力、.增强动作控制力和律动的节奏感。
学钢琴有哪些好处:
1、开发智力,平衡左右脑的协调能力。
因为在演奏钢琴时,左右手旋律不一样;脚打拍;心唱乐谱;眼睛要提前看谱准备弹奏;要顾及手型和弹奏技巧等,他们必须同时协调好这么多方面的合作很不容易。通过长期的训练,平衡了左右脑的协调能力,也大大地提高了大脑的反应能力。
2、锻炼孩子的毅力
毅力是决定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的因素之一,要有坚强的毅力来长期坚持做一件事是很不容易的。钢琴的学习很难也很苦,是锻炼一个人毅力的漫长过程,学钢琴坚持6年以上的孩子基本上学会了吃苦耐劳的精神,特别是培养了坚强的毅力。
3、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好动、顽皮是小孩的天性,他们往往很难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注意力很难集中。学钢琴时,必须强调各方面积极合作。特别是做到提前看谱准备演奏,注意力稍有分散,就不能连贯完整地弹奏乐曲。每次孩子回琴,教师必须让孩子不能出一点错误才能通过,这样才能很好地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1.培养整体协调性,锻炼人的耐力和信心:钢琴学习对于培养坚强的意志、顽强进取的质量,以及踏实、严谨、科学的作风,都有的作用。
2.累积财富:从物质财富来看,如果你是专业钢琴手,那么你将在乐队中处于领导地位,;如果你是业余爱好者,这将给你的生活拓展空间,,有一技之长总会比别人拥有更多的机会.
3.提高人的整体能力:在我们周围学习钢琴的中小学生中间,那些钢琴弹得好的,往往也同时是学校里成绩优秀的学生。我所遇见的学生,凡琴弹得好的一般文化课也都在班里。因为要有时间弹琴必须有能力很快做完作业。而要能保持各门功课成绩优秀又必须有能力很快地掌握一首乐曲或克服某种技术困难。
另一方面,凡弹琴时能仔细读谱、严密而准确地控制动作的学生,其数学成绩一定会上升;凡弹琴表情能主动积极而发自内心的学生,其作文的想象力就会丰富起来;音乐感强的学生其外语成绩一定不会差。因为音乐主要靠耳朵听,这对学习外语的听力提高大有裨益。
学习钢琴的好处
音乐是一扇通向人们创造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窗口,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尤其是通过学习各种乐器,就会使他们较快地找到打开这扇窗户的钥匙。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对于素质教育也开始特别重视,特别是对于孩子的音乐教育更是成为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钢琴是乐器之王,自然而然的就受到了大家的重视。那么,你知道学习钢琴的十大益处吗?
培养乐感
乐感是对音乐感受力的简称,她是对音乐的众多因素的排列组合以及乐曲的进行、气势、色彩、轻重缓急等要素的总体感受。一般来说,学习钢琴把培养乐感规定为钢琴教学的目标之一。
开发智力
许多研究实验证明,手指的运动成为儿童智力开发的基础,弹钢琴就必须活动双手,特别是灵活的十个手指头。大家都知道,人的大脑是人体行为的总指挥,手指的动作越复杂,越娴熟,就能与大脑建立更多的联系,也就是说我们在小的时候多进行手指的有规律的运动,就能有效地锻炼大脑的功能,尽早的开发大脑的潜能,使之更加灵敏和聪慧。
协调身体
弹钢琴并不仅仅是手指自己的运动所得来的。手指、手掌直接与钢琴接触,它们的一举一动弹奏者都会留意,而身体的其他部位的各种运动变化,因为不显眼,常常被忽略。人体的各部位紧密相连,一举手,一投足,都会牵动其他部位。弹钢琴是一种全身运动。例如抬手这个动作,首先大脑下达命令,很自然的,手连同手臂就会上举。在完成如此简单的动作时间,除了手臂的上下运动外,离不开全身其他部位的支持,遇到弹奏钢琴这种需要完成双手快速不同动作的情况,身体的协调能力则更加重要。
培养习惯
孩子在上学前基本都是在游戏中成长的,如果没有在上学之前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一旦进入小学,孩子们就会很不适应突如其来的学习生活,而家长也会特别的费劲。学习钢琴的时间一般都在学龄前,学琴的孩子要在他们每天的生活中增添一项与其他小朋友不同的活动,而且要做到在每天的练琴时间里注意力高度集中,认真细心,手脑并用;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学习状态,慢慢也就习惯了上课时要态度认真,下课要主动练习的要求,就能够用充沛的精力去迎接将来的学习任务。
培养意志力
钢琴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表演艺术,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甚至要付出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不断练习,在这么漫长的练习中不管多么枯燥,多么辛苦,都要坚持下来。因为通过学习钢琴,他们从小就懂得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坚持就是胜利。
提高情商
人的性格各有不同,说话做事的表达方式也不一样,而音乐恰恰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能够让不同性格的人们用他们独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丁薇:有个性的艺人,才有力量!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丁薇这个名字,但大家一定听过刘德华的《我要你的每天》、那英的《爱要有你才》,还有《我的兄弟叫顺溜》、《你是我兄弟》、《蜗居》、《浮沉》等热门电视剧中的那些片头片尾曲,这些被别人传唱的歌曲,都出自丁薇之手。
曾经,丁薇也是一个幸运儿,大学期间就被大唱片公司签约,以为自己从此就成为明星了。但她个性化的音乐始终得不到个性化的包装,唱片公司总希望能改变她的创作,但丁薇更希望大家能理解她的音乐。她也尝试着做了一些改变,但较后却发现,那不是自己想要的,她宁愿做幕后成全别人,也要做忠于自己内心的音乐。
丁薇和她的搭档林朝阳为影视剧做了很多音乐和歌曲,在影视圈混得小有名气。如今,他们希望能有一部分精力做自己的事情,丁薇的新专辑筹备了很多年,正在与英国厂牌合作,整个专辑全部由英国团队制作,2016年将在英国发行。
不做主流歌手,做自己喜欢的音乐
与那些经历坎坷的音乐人相比,丁薇的音乐路算是走得比较顺的。丁薇从小学习二胡,1991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大三的时候与大地唱片公司签约当了一名歌手。
幸运签了唱片公司的丁薇,以为自己就是明星了,但一个月800元的工资,也不得不让她面对吃住行的现实问题。“刚来到北京,有一段时间真的太穷了,一想到下个月的房租就头大。只能自己想办法,自己写歌,然后拉下脸给别人打电话,问人家出专辑需不需要歌?可以的话就拿过去听听,喜欢就留下了,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但我一直在主动寻找这样的机会。”
丁薇觉得,在北京大家都很公平,如果你穷的连饭都吃不上,只能说你不够努力,第二你的才华不够。北京很包容、很公平,但需要有才华,更需要努力。
在丁薇大学毕业的1995年,她与三宝合作了张专辑《断翅的蝴蝶》,在业内得到了很好的口碑。丁薇告诉音乐财经:“专辑中我只写了四首歌,还不能算是一个完全的唱作人,但有了这个起点,尽管我还是个大学生,很多人会尊重我,他们会觉得我是个搞音乐的,很真诚、很有水准,没有人会歧视我。同时,也让我积累了很多好的作品,还给刘德华、那英等歌手写了很多歌,也给自己写了很多歌。”
丁薇后来与BMG唱片公司签约后,又发表了个人音乐专辑《开始》,这张专辑发表后,引来的不都是称赞,还有很多质疑声。对此,丁薇很坦然,“2000年的时候,大众听音乐的习惯还不像现在这么多元化,但我觉得音乐就应该有个性,不是千人一面。也有一批人非常喜欢这张唱片,很多人需要慢慢消化。”
让丁薇感到欣慰的是,今天很多人再提起《开始》这张唱片,大家都会认为这是一张不可替代的作品,是对中国流行音乐有影响力的一张唱片。这张唱片对丁薇的帮助很大,也奠定了她后来做独立音乐人的方向。
当年,年轻的丁薇没有费太多周折,就签约了唱片公司,她以为自己会成为大众熟知的明星,也希望成为主流歌手,得到更多人的肯定。“但所有人给我的反馈都是,你条件很好,但你做的东西太怪了,不那么主流。公司总想改变我,让我做符合大众审美的东西。”
但是丁薇一直在想办法让更多的人理解她的创作,而不是改变她的创作。这也是丁薇后来离开唱片公司的原因。丁薇告诉音乐财经:“公司的宣传、文案、图片都是一个流水化的东西,不是一个个体。其实针对不同的人应该有不同个性的人来完成,这样我们才能变成从整体上有个性的艺人,才会让人觉得这样的东西有力量。”
让丁薇不能接受的是,自己做的个性的音乐,一定要被包装成“小甜甜”,看上去好像是主流音乐,但这完全是错的。“我的第三张专辑《亲爱的丁薇》就有类似的问题,封面跟我的音乐没有关系,还会误导别人,大家会觉得丁薇做了一张很主流的唱片,然后去唱片里找与封面雷同的内容,认为这就是我的风格,但恰恰不是,我专辑里很有个性的东西,反而没有被凸显出来。”
2004年,整个唱片业衰落的非常严重,唱片公司希望丁薇做一些商业上的尝试,就是做主流的音乐。丁薇也做了努力,她写了《再见,我爱你》《爱要有你才》等非常主流让大众喜爱的歌。
丁薇说:“我不是没有能力写这类东西,但我更想做有表达的声音,我不认为主流和非主流有什么高低区分,而是每个人想寻找自己的想法,要表达的内容不同,我们要尊重自己的内心。所以我不可能再成为所谓的主流歌手了,我肯定要做自己的东西。”
在影视圈混出成绩
《亲爱的丁薇》发行后,丁薇也成为了《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选秀节目的,也为陈坤、林依轮、何炅、叶一茜、赵薇等人创作了不少歌曲。同时,她的新专辑也在紧张的创作和编曲中。
2008年,丁薇与制作人林朝阳合作,为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创作音乐,电视剧播出后,获得了多项大奖,也成就了丁薇和林朝阳这对音乐上的搭档。
林朝阳是丁薇的发小,从小学习小提琴,目前在中央音乐学院当教授。两个人从小就认识,经常会在一起交流音乐,他们之间的合作也很偶然,丁薇当时正在准备自己的专辑,用电脑给歌编曲,林朝阳平时听丁薇的歌也很有灵感,也想自己做点音乐,但他完全不会电脑的音乐程序,较后只能是林朝阳负责说,丁薇负责操作,没想到这样的配合还真做出了一些不错的东西。
“林朝阳是一个根本没搞过流行音乐的人,但他也慢慢的学会了用电脑编曲,后来很多歌我还刚刚想到,他就很快做出来了。他不是一个很有条条框框的人,搞古典音乐就不能做流行音乐,他没有这些界限,反而会突破我们做流行音乐人的惯有思维,在这方面也有非常独到的想法。”丁薇说。
自从丁薇与林朝阳合作的《人间正道是沧桑》获得成功后,两人为影视剧创作了不少音乐作品,比较成功的包括《蜗居》《我的兄弟叫顺溜》《你是我兄弟》《浮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唐山大地震》《相爱十年》《失恋三十三天》等。
林朝阳告诉音乐财经:“这么多年,我们接了很多事情,也希望有一部分精力能够做自己的东西,明年会陆陆续续推。件事就是推丁薇的新专辑,会把这么多年做的电影、电视剧歌曲做一个合辑;还要出一张丁薇自己风格的作品专辑,素材已经准备好了,可能需要三年时间来梳理这些作品。”
如今的丁薇早就离开了唱片公司,做了一名独立音乐人,但她靠这些年的积累,做了很多幕后制作工作,接了很多影视音乐的制作,早就可以用音乐养活自己了。“我不需要非得靠专辑来养活自己,专辑是我的一个出口,我也不愿意为了养活自己去妥协一些事情。”
丁薇觉得,要谈理想,就必须有能力先养活自己,特别拧巴的活着做不好音乐的。丁薇现在会接受很多邀约,工作会很多,收入对她已经不是问题。但接下来的几年,丁薇会跟林朝阳一起,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在新专辑的制作上,预计2016年上半年由英国的独立厂牌发行。
本文系中音阶梯网站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