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考级:钢琴如何弹出好音色

- 预约测评
- 提交
钢琴考级:钢琴如何弹出好音色
钢琴考级
钢琴如何弹出好音色
钢琴如何弹出好音色
一、从练个音开始就要学会“听”
钢琴的入门方法很多。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从段奏入门是被广泛接受和采用的。段奏的开始虽以单音作为元素,一个个音的练习“落下去à 手指站住à 提起来”。但是问题在于大家同样都在练段奏,练法却有很大的不同。需特别强调的是,练习的正确与否,必须通过声音来检验。学生从练个单音段奏开始就要去听,当手指触键,琴槌击弦时,听声音是否充分地发出来了;是否有良好的震动与共鸣;当手指保持在琴键上站立时,耳朵要倾听声音的持续和延长,并要学会辨别好听的声音和不好听的声音。在此基础上,让学会理解到不好听的声音是由于错误的弹法直接造成的。比如说:敲砸的声音是由于过高过猛地向键盘冲去而造成的;闷暗的声音是因为下键的速度造成的;而挤压的声音是由于在钢琴发声后,手还继续对键盘施加压力而造成的。那么,正确的弹奏应该是手臂放松自然,离键不要太远,用物体自然下落的速度触键,一旦声音发出,手不要在对键施加压力。就是说,这个音应是一触即发的,并且要去掉一切不必要的多余动作。通过这样的要求,弹出好听的声音应是明亮、宽厚、具有共鸣的。教师应要求学生在一开始就要学会把正确的动作与正确的声音结合起来,这样的开端对以后的钢琴学习会受益无穷。
当学生学会听一个一个的单音后,第二步就应从短小的乐曲里去听音与音之间的联系和倾向,听每组音的声音是否均匀,平衡。第三步在开始学习两个音的小连线时,要听两音之间是否声音连起来了,听小连线的第二个音结合重量下落是否在语气上达到了强调。第二个音作为尾音结合重量提起,声音是否比较柔和和委婉并在减弱。第四步,在学习几个音的连线和乐句连线后,则要结合句头、句尾、句中的语气、高矮、强弱等去听乐句的进行。
总之,要学会听,要懂得如何去鉴别声音的好坏优劣,这是教师和学生的首要任务。这个概念必须在一开始学钢琴时就建立起来。
二、自然重量的运用与调节是良好声音的基础和
所谓自然重量,首先是指手臂的重量,进而是指对身体部分对重量的补充和结合。在弹奏中如不会使用重量,声音必然就会单薄、浮浅和缺乏表现力。
对重量的运用与训练应有一个过程,首先是要学会能把手臂的重量全部放下去,弹出丰满、淳厚的声音。一般在教学中常常提到的“一滩到底”即是指把重量“放入”键盘,不要把重量淤塞在手臂、手腕的某个部位。
而重量的调节必须建立在重量能全部自如放下的基础上,根据音乐所需要声音的强弱、厚薄给予键盘重量的变化。如果声音要强,可结合补充身体的力量;如果声音很轻弱,则可把重量控制到较小。比如说,仅一个手指的重量,也是可以的。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为了声音的通透,要求重量通过指尖“送”到键盘里去。唯有这样才能使较轻的声音清清楚楚地传到音乐厅较后一排观众的耳朵里去。
综上所述,重量概念是包括全部的重量及全部臂重并可加上身体所能补充给手臂的总和;也包括经过调节和控制的,哪怕是较微小的重量。由这样大大小小的重量,经过灵活自然的变化应用,给我们的声音变化提供了极大的可能。
三、指尖的触键必须“弹到点”
“弹到点”,是一个触键的概念,我认为这是良好音质的必需。
从钢琴的发音特点来讲,每个音不论强弱、厚薄都应该有一个的发音点。这个点在触键时应多深多浅,力量应用得多大多小,下键速度应多快多慢都应根据声音的需要来衡定。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何种声音都需由弦槌敲击琴弦才能发出该声音所需要的震动;这种震动一是压不出来,二是声音一旦发出来之后再用力也改变不了。哪怕是再深厚持续的声音也必须在发音的瞬间积聚好力量,使声音尽可能深沉有力地发出来,使其有较好的震动和延续。而在声音延续过程中我们保持情绪,保持手的稳定,保持自然重量继续在琴键上。我们在钢琴上“保持着”,这种感觉是必须的。可是唯独有一点我们不能做到,那就是企图在发音完成后,我们在施加力量去改变这个已发出来的声音!在钢琴上我们只可能在一瞬间把我们所希望和追求的那个声音发好,其后声音延长得是好是差,在发音时就已决定了。所以无论声音强弱,每个音的发音点都应在触键时感觉好。深厚的声音自然应该把琴键弹“深”;果断的声音触键时必须“直截了当”;歌唱的声音要让琴弦发出较好的共鸣和延长;轻巧的声音则要在触键的过程中找到它合适的位置,千万不要压。
总之,弹琴必须“弹到点”,这才符合钢琴的特点。在触键上找到每个音的发音点,能提高手指的控制能力,加强手指触键的精密程度,增加演奏的把握性。而较主要是改善了声音的质量,发出真正符合钢琴特点的“钢琴化”的声音。
四、发挥钢琴之所长
钢琴是键盘乐器,是通过琴槌击弦发出的声音的,因此小槌子式的颗粒性声音是钢琴的特色。弹跳音,弹非连奏就特别能显示出钢琴的优势。所谓“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就可引用为充分展现钢琴的精妙写照。
要展现钢琴之所长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和不懈努力,关键是对手指的独立性,灵活性进行规范的训练。而手指的活动能力,关键在于对掌关节进行训练。在慢练时每个手指应该独立不倚地进行“快下放松”的练习,这主要是一个训练的概念。所谓“快下”,就是手指上下,特别是触键动作要快,要敏捷,这样能使声音明亮。所谓“放松”是指声音一旦发出,手就不能在追加压力,在弹长时间的音时,手可以在发音后自然保持在琴键上。“放松”绝不是指松懈不成形,而是针对不要紧张和不要压键而言。动作越快放松越快,说明声音也就具有更好的弹性。在慢练时如每个音都能做到“快下放松”,手指动作的灵敏度就可和快速弹奏的需要统一起来。
在训练中较常见的忽视手指主动性的毛病是:弹每一个音时都由手腕加压力,表现在手腕随着每个音的弹奏而上下颠动。从暂时的功利看似乎弹得很“扎实”,实际上声音很重浊。这种弹法只能在较慢弹奏时造成假象,稍快一点便会使声音变得断续、跳动和不连贯。
在此需特别提醒的是:发挥大指左右活动的功能也非常重要。由于我们每只手有5个手指,但靠大指的转换位置和连接,我们可弹好音阶和琶音,把手变得仿佛有几十个手指一样。因此把大指训练得主动灵活,克服其易僵直和重浊的弱点,对弹奏的流畅均匀有极重要的作用。
总之,要训练好手指,使其独立、主动、灵活;使声音清晰,流畅、均匀,这对展现出钢琴的所长是关键性的步骤。
钢琴教程 车尔尼599每首指导(二)
26
一、技术分析:这是一首节奏鲜明、旋律活泼的练习曲。行以音阶练习为主,第二行以短小的琶音构成。3/8拍子在强弱关系上与3/4拍子相同。左手仍然是半分解的和弦伴奏。Allegro molto为速度术语,其中molto表示很或极的意思,与Allegro连用意指速度很快,但我们在练习时也只能按自身情况适可而止。
二、重点难点:行的第六七小节,右手是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左手有和弦移位,要注意这两小节的配合流畅。第二行的前四小节,音在结构上跨度较大,极易碰错音。
三、练习提示
练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第二和第六小节右手均以2指开头。重音由2指完成。切忌将大拇指弹成重音。2.第二行的、第二小节的第二个音均为G(sol)音,弹奏中只要保持2在键盘上的固定位置,弹第二小节时将大拇指位置向上移一度,弹第三小节时将大拇指移回来,并适当左右调整手腕。多用慢速进行单手练习,以此来熟悉大跨度的音程把位。请记住::第二行的至第六小节,右手2指始终没有离开G(sol)这个音位。3.分句中基本上是四小节一句。每次的落下、带起要做得自然,与右手伴奏动作一致。将3/8拍子强弱弱的感觉做得明显些。4.全曲四大乐句,随着音的高低起伏,音乐语气要有渐强渐弱的变化。左手的半分解和弦弹法在第21、22首中均谈到过,请注意查看。
27
一、技术分析:这是一首以练习右手音阶为主的练习曲,左手为断奏四分音符柱式和弦。右手的音阶由十六分音符组成,速度较快。左手出现了四个音的属七和弦,应加以重视。
二、重点难点:除了要利用手指独立的能力将十六分音符弹得干净、圆滑之外,在行第三、四小节出现的右手同音换指和左手断奏和弦的频繁换位也是本首练习的难点。
三、练习提示:第三、四小节的右手,要求在换指的同时将个前半拍的单音与第二个后半拍的和弦连贯起来,应尽量弹满个前半拍的八分音符时值。这两个音之间的交换易出现两种错误:一是将个本该保持的音弹成跳音;二是将个半拍的音按得过长而影响了第二个音的弹奏。可以按以下两个步骤进行分手练习:
1.单音换指:在不影响第二个音弹奏的情况下,尽量保持个音的时值,将第二个音F(fa)弹成跳音。
2.单音连接双音换指:按照原谱,要求弹奏时迅速伸张开5指去找准高音,以较小的间隙将两个音连接起来。
要准确弹奏左手大跨度和弦的换位,首先要从思想上引起重视,提前想好和弦的位置,并努力伸张开手指,细心倾听小指发出的声音。对于手太小的学生,只能采取省略和弦高音的办法。这种省略和弦音弹法,原则上是右手省掉较低的音,左手省掉较高的音。
28
一、技术分析:这首练习曲的右手部分以大跨度的音符组成,旋律明亮,富于朝气,多为小连线结构。左手仍为连贯的分解和弦。
二、重点难点:怎样让右手与左手在弹法和音色、力度变化上的区别更明显、更恰当,是在正确解决了音的高低和长短之后又一个需着重考虑的问题。
三、练习提示:使声音明亮而又富有弹性的较基本的方法是将手指抬高,加快下键速度,并迅速放松。在弹奏本首右手时,要尽量让手指的动作大一些,在连线的呼吸动作中,利用手腕自然下落的重量,将声音弹得光彩、亮丽。音区越是向上走就越要弹得响亮一些。在弹到第五、七小节高音F(fa)时,一定要将5指站牢,支撑住手腕下落时的重量。小节三、四拍出现的两个G(Sol)音在弹法上是一个柔和的带起一个跳,应有明显区别。
左手的分解和弦伴奏要求弹得均匀、柔和、连贯,这也是在初级练习中较常见的一种形式。有些学生处理得较随便,主要表现在声音大吵,大拇指弹得较响,而作为节奏重音的5指却站就稳。要想弹好左手伴奏,首先应确立5指的重拍位置,并稍带重音,其他各音手指动作要小些,下键要轻,大拇指注意用指尖侧面触键、手腕放松,力量通畅,充分发挥手指独力运作的能力。
29
一、技术分析:本曲的右手旋律均在较高的音区,以两个音一组的短连线为主,它与我们前面所学连线的一般规律不同,个音均出现在弱拍的位置,收在强拍上。左手是带一个三拍保留音的半分解和弦伴奏。Vivo为表情术语,意指活泼地、生动地。
第四行的三小节的Piu,有更、愈的意思,用在f前面,意指更强。
二、重点难点:由于右手在连线使用上改变了强弱规律,使它在进行呼吸动作时与左手正好背道而驰,这样,双手的动作独立便成了很多学生较难解决的一个问题,左手的强拍保留音也常常因此而受到影响。
三、练习提示:确立左右手呼吸动作的要领是解决双手独立的关键,所以应多抽出左右手分别练习。虽然两个音的小连线改变了声音的强弱位置,但连线的收尾音仍应该收得轻柔些。在段中(前八小节),连线的收尾音是四分音符,时值为一拍,不能将它作跳音处理,同时也要适时抬起手腕,为下一个手腕下落的动作做准备。前一段的音量标记为“p”,除将左手适当加人节奏重音外,其他的音都应处理得轻巧、优美。
中段(9至16小节)的音区更高一些,应按音的走向做出强弱变化,并将较高音的跳音弹得明亮、有力,五指的站立一定要牢固。十六小节的连续六个跳音要按书上标记的指法进行换指,并以明显的渐强过渡到第三段的“f”。为使手臂、手腕更舒服地演奏,身体重心可向右倾斜,个头小的学生也可事先坐得。稍靠右一些。
第三段是段的重复,只是表情更活泼热烈一些。小连线的结尾音为跳音,一定要注意这个变化,右手的旋律和左手的伴奏重音都应加大动作的幅度,使乐曲在欢乐的情绪中结束。
对于有些学生在弹奏此曲时出现的双手动作很难独立的情况,有效的解决办法是:首先要强调将右手呼吸动作做得准确,待右手习惯了这种动作后,再强调左手重音的下落动作,学生找到了这种相反动作中的规律,便能很协调地弹奏。
较后要强调的是:本首练习曲左手个音均为保留音,要延续三拍,第二三个音用断奏弹法。
30
一、技术分析:本首练习曲可分为三段。段(前8小节)右手以跨度较大的音符组成,出现了跨小节的分句,左手是带一个三拍保持音的分解和弦伴奏。第二段(9至16小节)右手以双音连线为主,左手则是半分解和弦伴奏。第三段( 17至 24小节)右手是一个八度的音阶,以十六分音符组成。dolce表示柔和、优美地。cantabile表示如歌地
二、重点难点:1.段中出现的由5、4指来弹奏的十六分音符的三度音程,对大部分学生都存在一个手指伸张的难题,而较弱的两个手指要均匀地弹好十六分音则更加困难、如小节的第三拍。2.第三段中出现的四句下行音阶和一句上行音阶,均由十六分音符组成,怎样均匀而放松地弹奏,是每个学生都必须认真练习的。
三、练习提示:对于以上提到的两个难点,以作者平时教学中的体会,较好的解决办法是认真而有质量地进行慢速练习、这似乎是一个很简便易行的方法,但恰恰是很多学生不愿意或没耐心去做的,家长也往往重视不够或尺度把握不准,以至使弹奏变得既紧张又不均匀,速度上不去,声音也十分难听。
具体说来,段的表情是柔和而又富于歌唱性的,4、5指演奏的十六分音符不要太生硬,应尽量连贯,但必须把手指放干净,时值要准确,声音要均匀。第六七八小节有一个强弱变化,声音的起伏要做得自然,并在完成收句的同时想好第二段左、右手的分别位置。
第二段左手音符的织体虽有变化,但仍要保持段的连贯感觉,并将声音控制得尽量的弱,右手接连线断句,不能出现断奏音,高声部的旋律音应清晰连贯。结束时与第29首第H段一样,是六个音的渐强,但这里要求用连贯的声音演奏。
第三段的表情不受第二段较后一小节渐强的影响,声音仍是轻柔的。拍为带保持音记号的四分音符,它与第二拍的十六分音符之间有一个抬手的断句,根据两音在音高上的位置差距,手腕应做一个向上的半圆滑行动作,然后轻轻地落在个十六分音符上,手指做、圆滑、干净的上下行跑动,结束在第二小节的个音上,并按同样的方法重复后面的演奏,在较后一句上行渐强后,音乐仍在轻柔中结束。
在演奏第三段的音阶时,一定要小心大拇指的动作和弹法,千万不要太随意,以免影响整段旋律的流畅。
31
一、技术分析:这首以右手双音训练为主的练习曲与前面所学有些不同,它有很多六度的双音,有连有跳。左手以快速三连音伴奏型贯穿始终。
二、重点难点:六度双音与三度双音相比,跨度更大,在整齐、连贯和突出旋律方面要更难一些。而左手的三连音在速度加快到一定程度后,声音的均匀是较需要注意的。
三、练习提示:如果孩子的手还不能够着八度,要想将行第二小节和第二行二小节双音完全连贯起来是不可能的,因为两个双音的音域相加正好是一个八度。我们无法留延个六度或三度音中的旋律音,但却可以通过在动作上做出连贯的方法来练习。什么是动作上的连贯呢?即在弹奏个双音时仍将手腕落下,并尽量延长,这时手腕不做抬起的动作,平行地找到下一个双音的位置,然后将手腕带起并弹出第二个双音,虽然双音之间在声音上并非一定保持了连贯,但这种动作使音乐具备了语气和呼吸,音乐的感觉是连贯的。
能够弹奏八度的学生便可严格地按书上的指法进行练习,动作和旋律都要很连贯。不够八度的手也只好改变指法,如第二小节用5/1连接5/1指,第六小节用5/3连接5/1指。
左手应均匀地弹奏。所谓均匀主要指两个方面:l.时值的平均。本是相同长度的音不能有的长有的短。2.音量的平均。本是同等强弱的音不能有的强有的弱。
不平均现象在这首练习曲的左手都可能发生,一定要细心用耳朵检查自己弹奏的声音。除此之外,应将左手的声音控制得尽量的弱,要连贯,切不可摇、压手腕或将大拇指弹成重音。
32
一、技术分析:本首练习曲右手以三个音的和弦断奏为主,大部分时间只担任伴奏的任务。在两行的较后二三小节,右手和弦才明显带有旋律线。左手是使用的低音谱表,以单音旋律形式出现。
也许在这之前有的学生已在《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和《拜厄钢琴基本教程》中学过低音谱表,但笔者再次提醒大家,视谱中一定要先看清楚是高音谱号还是低音谱号,以及各音在不同谱表上的位置。在读谱中出现的错误,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将高低音谱号混淆造成的。Alla marcia意为进行曲风格。
二、重点难点:技巧难点主要出现在行的较后两小节和第二行的较后三小节。以上两处可能会由于右手和弦碰错音便弹奏不流畅,而真正出现错误较多的是相对没有技术困难的左手。很少有学生在演奏左手旋律时指法是完全正确的。
三、练习提示:行较后两小节的困难是在右手和弦上,因这时的左手只有一个重复音,可将注意力放在右手的和弦跳音上,高声部的旋律要清晰明显。第二行的后三个小节,由于左右手分别都有很大的跳动变化.除了找出它们各自的结构规律外(右手和弦在不改变指法和音程结构的情况下作下行级进的移位),要单独将某一个手的音符练得可以不用眼睛去找位置的熟练程度,便注意力只需集中于一只手的变化上,这才是练好本曲结尾的关键。
对于左手旋律,应尽可能将手指抬高,使奏出的声音厚实,并保持旋律的流动感,力度也应略强于右手,按连线进行抬腕呼吸。而对于指法可能出现错误,笔者在此也只能再次郑重地提醒家长和学生们:细心、细心、再细心。
33
一、技术分析:本首练习曲以练习快速的十六分音符为主,其中有双手齐奏和左手跑动。左手十六分音符在本教材中是次出现。
二、重点难点:双手齐奏部分的整齐有力,二、四、六、八小节以及较后两小节和弦的准确找位,左手三四行的跑动均匀是本首练习的技术难点。
三、练习提示:双手出现不整齐的情况,其直接原因是两手弹奏的速度不一样。我们往往将这归咎于左手速度太慢,却忽视了右手的速度不稳。这就好比两个并肩跑步的人一样,要想步伐—致;必须相互照顾,彼此协调。除此之外,双手不整齐有时是由于某些手指之间的不整齐造成的。双手同音便意味着不同手指,如本首左右手的指法使用。当能力较强的手指与能力较弱的手指同时弹奏时,在下键速度上是会有所区别的(特别是一手的2指与另一手的4指之间),这样便出现了不整齐的声音。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便是在弹奏中要特别注意倾听和关心能力较弱的手指,平时练习中也应单独对它们进行训练,逐渐提高它们的能力。
本首练习曲中由于没再出现八分音符,所以当十六分音符直接接四分音符时,极易将二、四、六、八小节中的四分音符弹成八分音符。这种错误的概率相当高。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只要用十六分音符的速度将每小节数出四个一二三四,几遍以后,心中便建立起了四分音符的时值概念。较好在头几遍将四分音符大声地数出声来,这与在心里默数的是有显著区别的。
上述四小节的左手指法也要注意按标记正确运用,而二、六小节右手的5/3/2指对于大部分小朋友都不合适,可改用1/2/5指。 在前八小节中,左右手的位置变化很大,但都是有规律地向两边扩展。较后两小节的和弦,可参照32首的要求进行练习。
34
一、技术分析:本首练习曲以训练右手双音为主,并出现了连续六度的双音,如第~行的较后两小节和第二行的前四小节。左手由连贯的分解和弦组成。Con moto意为速度稍快。
二、重点难点:连续的六度进行在演奏中可能出现两个困难:1.六度距离把位不准,在运动中改变了手指的跨度以至弹错音。2.弹奏中手腕紧张,不会放松,导致声音难听及弹奏不均匀。
三、练习提示:在双音旋律的进行中,要注意小连线的分句,特别是和第二小节之间的跨小节连线,双音所处位置的变化不能改变连线的动作规律,仍要做到连线的个音落下,收尾的音带起。这种情况在行中出现了四次。
弹奏连续六度连接的方法是:将手掌的跨度张开到六度的距离,使1、5指保持相对固定的架势,让这个距离牢固不变,但手腕一定要放松,利用手腕的上下放松动作来弹出连续的六度双音。建议将第二和第六小节的个双音指法改为2/1 指弹奏,这样似乎更合理一些。除标记有跳音记号的音以外,其他的六度不可弹得太断开、应尽可能连贯。
35
一、技术分析:这是一首以右手和弦为主的练习曲,奏法以跳音为主,不时点缀有连线的弹法,旋律的语气感较强。左手虽然只是一个单音的伴奏,但小连线的使用,使整个伴奏在庄严的气氛中又显出几分神气与活泼。Maestoso意为庄严肃穆地。
二、重点难点:由于右手部分全部由和弦组成,当弹奏速度较快时,和弦的转位及和弦的连接便会存在一些困难;而要在这种连续和弦的弹奏中清楚地感觉到旋律的流动,4.5指的弹奏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练习提示:关于和弦的弹法以及和弦的连接,在前面的学习中已介绍多次,但本首所不同的是和弦在其中担任了旋律部分。为了建立对旋律的认识,我们可先按书中的指法,将右手和弦的高音部分弹奏几次,井边弹边唱,然后按原谱进行练习。在和弦整齐的基础上,要对担任旋律弹奏的4.5指给予特别的关心。要仔细倾听自己的弹奏,看是否能清楚地听出旋律。
为了和弦的整齐和声音的集中,手指要贴在键面上,不要用手腕去拍打键盘。每隔一小节出现的和弦小连线是右手旋律一个重要的表达方法,一定要严格做好。
左手的音区较低,视谱会有些困难,但只要了解它是由相差一个八度的同音组成,便可只按五条线之内的音来辨别。一定要注意左手每小节拍的小连线,不但要落下,而且要尽量使声音有力一些,这对表现整首曲子威武庄严的情绪至关重要。每小节后三拍都用断奏来弹,声音要均匀。
当以上左右手都分别做得较好后,还要注意双手配合时的各自独立,如小节个音右手的跳与左手的连。如果能用较流畅的速度完成此曲,你会发现,右手和弦中所包含的旋律,其音乐性也是很强的。
36
一、技术分析:正如谱子上小标题所示,从本首开始出现带升、降记号的练习。也就是说我们的手指要上到黑键去弹奏。
本首的右手旋律全是连线结构,连线分句有长有短,它们都需要用优美的声音来表达。con grazia意为温雅地、斯文地、优美地。
二、重点难点:由于升、降记号的使用,手指便经常有了上黑键的机会。天生的生理结构决定了我们五个手指中大拇指较短,这便意味着它伸到黑链上演奏也是较难。较笨的。除特殊情况外,大拇指一般是避免弹黑键的,合理使用书中标记的指法,便能有效地解决这一困难,如第五六小节和第九、第十一小节。
左手的连续换位和跳动换位较困难,如第二行的二三小节和第三行的较后四小节。第三行的一二小节之间有一个大跳,类似这种情况一定要做到思维与眼睛先行,这样才能准确无误。
三、练习提示:弹奏黑键与弹奏白键在方法上是相同的,只是由于黑键的键面较窄,对手指的稳定增加了一些困难。为了在演奏中保持自然的手型,手在键盘上的前后位置要适中,弹白键的手指稍靠前,弹黑键的手指也应尽量靠外面一些,以手指尖能充分站立为准。平时手指一关节站立不稳的学生,在黑键上更要特别注意,不但要站稳,而且要准确,还应像弹奏启键一样将手指抬起,不可由于追求准确而出规模、压键盘的现象。
关于连线分句的呼吸动作前面已强调过多次,但在此不得不再提醒大家引起注意,因为在这一首的演奏中出问题的学生实在太多了。从现在的程度来看,做出连线的呼吸已不存在技术方面的困难,缺的是我们对乐曲的细心读谱和对音乐的追求。
37
一、技术分析:本首右手旋律部分均由双音构成,有三度双音和六度双音两种。左手与第35首技法相同,只是拍子为6/8拍子。
二、重点难点:由于黑键的使用及双音弹奏中黑键、白键的交替演奏。使声音的连贯增加了困难,连贯的质量也受到了影响。
三、练习提示:要想提高连贯的质量和旋律声音的质量,首先必须严格按既定的指法进行练习,其中右手的熟练是乐曲质量的关键。在右手小节前两个双音的弹奏中,由于第二个双音均在黑键上,且由4/2指担任,它在与5/3指的连接时极易出现不整齐或声音不到底的情况,但我们还是要尽量抬起手指,不能由于演奏的困难,而利用手腕去帮助压琴。连线之内的音必须由手指独立完成,4.5指的连贯也应圆滑、清晰,这或许是较困难的,但只有这种反复训练,才能使我们的手指变得更有弹性和伸张能力。
根据6/8拍子的节拍规律,可将曲子分为三个音一组,并适当给一个重音。每个小连线的较后一个音的时值为一拍,在做呼吸的起落动作时,动作要小,以便保持旋律的连贯和声音的均匀。没有连线标记的双音也应保持连贯的演奏。
38
一、技术分析:本首练习曲前面的表情术语con grazia虽与第36首相同,但由于织体和结构的不同.表情更偏向活泼、轻快。右手的弹法很丰富,有连跳之分,也有明显的强弱对比,旋律的变化更加丰富多彩、升、降记号的使用也很频繁。左手的伴奏部分虽没有任何奏法标记,但显然是不适合用连贯奏法的。
二、重点难点:怎样正确掌握和区别右手旋律的弹奏技法,怎样把升、降记号和临时变化音准确无误地按指法弹出,并在黑键上将手指站稳,是右手须解决的难点。左手则要求快速准确地换位。
三、练习提示:不同的拍子结构有着各自不同的强弱规律,6/8拍子中六拍的强弱规律依次是: 强弱弱次强弱弱
这种拍子的强弱规律,决定了、四拍为强拍,需要加强节拍重音。演奏方法可参照弹奏连线个音的弹法,即将手腕从较高的位置落下,使它获得一个重量,然后用较小的手指动作弹出二、三拍和五、六拍。左手与右手在动作幅度与弹法上基本相同,声音可处理成断奏。有的学生将左手的六个音都弹得很,响,没有强弱变化,音乐即笨重又难听,这都是由于没有掌握好6/8拍子强弱规律所造成的。
在小节的第四拍音上有一个“>”记号,从音的走向和它所处的位置来看,都应作重音处理,但这个音由4指演奏且又在黑键上,很多学生在演奏上容易出问题,或声音不好,或指关节上不稳,或从黑键上滑下来。本首练习中类似的弹法有很多,要通过单独的训练来解决这一技术难题。而对于连线收尾的音则要求很圆滑地轻轻带起。强和弱的对比都是相对的,在演奏中出现的声音对比不够并非不能弹强,而往往是不知如何能弹得更弱。
39
一、技术分析:类似这种右手单音旋律与左手分解和弦伴奏的组合,我们在前面已学习多首,但这一首有所不同,它增加了调号的练习。调号是写在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后面的升记号或降记号,在调号中已升或降过的音,在谱子中便不再用临时升降记号来表示,但弹奏时必须按调号中被升或被降的位置进行升降变化。如本首调号中的音为升 F(#fa),在弹奏中只要出现F(fa)不论左手还是右手,也不管是高音还是低音,都必须做升F(#fa)的变化。
二、练习提示:本首练习曲没有大大的难度,但有的学生由于不按指法弹而人为地“制造”了一些难度.如第三、四小节、第七小节和第三行的较后四小节,连续的八分音符加上超过一个八度的音域的使用,增加了转指的次数,只有合理而科学地安排好指法,才能、准确地完成这些弹奏。
40
一、技术分析:本前练习曲以左手一个八度的琶音训练为主,旋律有连有跳,表情激昂向上。4、5指用得较多,且常出现在重要的位置。左手是连跳结构的半分解和弦伴奏,配合右手的铿锵旋律,具有较强的进行曲风格。Nontroppoallegro意为不太快的快板。
二、重点难点:在小节中出现的分解琶音,采用了后十六的节奏形式。所谓后十六即指一拍中后半拍由两个十六分音符组成。这种情况在本首练习中出现了六次,很多学生在弹这种结构的音时,声音不均匀、不干净,常常是一带而过。
在第三行的三四小节连接中,双手同时有一个换位,较后有一句右手下行转指,这是两处技术难点,常常影响学生的流畅演奏。
三、练习提示在弹奏这首练习之前,我们一定要明确本首是有一个降号的F大调,必须将B(si)降低半音,弹奏中要注意每一个出现的B,较易被忽视的是左手。
手较小的学生在演奏小节的琶音时,一定要注意将手腕放松,并随音的走向改变手腕的左右位置,中间的十六分音符时值虽短,但也必须将音弹到底,不能一滑而过。小指弹奏一句中较高较强的音时,要利用手腕动作将力量进过去,并应保持时值,不能做跳音处理。
在第三行三四小节的同时换位中,右手两小节使用的是相同指法,除F(由2指演奏)不变之外,其他三个音均向上移动一个位置,换位过程中只要保持住2指的固定位置,其他各指向上做一个音的移位。解决好了右手部分,再把精力集中在左手的位置跳动上,使5指能准确地弹出bB。
在练习较后一句右手下行之前,较好先练一下右手F大调的音阶。下行的音阶要做到连贯均匀,除了手腕放松配合之外,大拇指的灵活折叠动作也很关键。
41
一、技术分析:这是一首旋律优美、流畅的练习曲。大部分为柔和连贯的单音旋律,第三行出现了饱满、激昂的和弦。左手虽然也是分解和弦伴奏,但由十六分音符组成。三拍子节奏,调号为一个升号,将F(fa)向上升高半音。cresc意为渐强,piucresc意为更强。
二、重点难点:有两处难点需进行特别练习:1.右手第三行和弦演奏中,要解决用力与放松的关系,使旋律流畅、和弦声音集中而有起伏。2.左手快速的十六分音符伴奏,要做到既均匀、平稳,又具有3/8拍子的律动感。
三、练习提示:为了突出右手旋律的优美、亮丽,一定要注意手指的触键,既要抬高手指使下键有弹性,又要使声音连贯,还要按音乐的走向将旋律弹得流动而有起伏,每个连线的结尾都要收得柔和、讲究。
第三行的和弦,可利用手腕和前臂的力量帮助落下。弹个和弦时要将时值拖满,切不可作跳音处理。第二个跳音和弦轻轻用手腕带起,并利用这个带起动作使手腕与前臂获得一个放松的机会,然后再将重量落到下一个和弦上。担任高声部旋律的手指一定要给予特别关照,在丰满的和弦中要能清晰地感觉到旋律的走动。
大部分学生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左手伴奏不均匀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大拇指声音太重,音量不均匀;有些学生总是操之过急,迫不及待的下键,使时值也不均匀。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首先确立5指的重音地位,将5指略微抬高一些。其次是使用大拇指指尖侧面击键,并控制动作幅度,以此来解决音量的不平均。多分手慢速练习.使节奏平稳。从整体上来说,应尽量控制好左手音量,为右手旋律的变化创造一个平和的背景。
左手在第二行第六小节出现了一次大拇指上黑键的情况。这种弹奏较难控制,除按以上方法进行练习外,弹奏时其他手指应配合动作,提前一小节做好准备,各手指逐渐将弹奏的位置向黑键靠拢。使大拇指能方便地上黑键和松弛地弹奏,较大限度地声音的平均。
42
一、技术分析:这是一首练习三度、六度双音的练习曲,虽然结构短小,但旋律十分优美,乐句结构方整。左手在这里的作用不仅是伴奏,它也有十分明显的旋律线,并不时出现双音。
二、重点难点:与前面我们所学的双音练习比较,本首练习稍难一些,双音的变化不大规则,右手三度、四度、六度变化频繁,这为连贯和准确都带来了困难。左手部分已不是很有规律的音型,它与右手相对应形成了另一条旋律,其分句呼吸也一样有要求。怎样将双手正确、整齐、富有音乐性地协调在一起,是我们须努力达到的目的。
三、练习提示:对于这种双手音符变化较大的曲子,较好的解决办法便是分手练习。通过分手练习,不但可以将指法、奏法、语气等做得正确,而且可以使我们在变化的旋律中找出共同的规律。
在双音变化较大的第二行中.左手二三小节有一个重复音C(do),在大拇指固定位置的基础上,按指法进行低声部的旋律变化,与右手双音形成旋律上的反向扩张。这种形式也出现在这一行的五六七小节,同时伴以声音的渐强渐弱的变化。
双音要做到连贯,除手腕的放松协调外.还要确定一个保留手指。在第二行的后四个小节,每一拍都变化一个和弦,但都能从中找到一个保留音,它们依次为4、2指、3、1指、4指、3指,4指、5指,较后三个和弦的指法可改用5/1、4/1、3/1指。
对于双手双音的弹奏,无论哪位教师都会要求学生弹整齐,但怎样才能弹整齐呢?除了多加练习之外,要特别注意手指动作的规范,整齐的声音需要同时触键,手指尽量抬同样的高度,用同样的速度下键。若有的手指抬有的手指不抬,或有的高有的低,声音就可能不整齐。除此之外,作者在教学中感觉到,强调学生在触键时要慎重、考究,也是达到整齐的一个重要环节。
43
一、技术分析:本首练习中出现了休止符,要注意辨认不同时值的休止符。本首练习在结构上以跳奏和弦与休止符的交替形式为主,和弦的弹奏要坚定有力,与灵活、轻巧的十六分音符短连线形成强烈的对比。Allegro moderato意为中庸的快板。
二、重点难点:通常在以下四个方面表现出困难:1.至上行的和弦转位不准确,如二小节和第三行的一三四小节。2.十六分音符不均匀,节奏不稳。3.第二行的二三小节左右手同时跳动换位弹奏不流畅。4.三种时值的音符之间速度比例不对,四分音符跳音时值不足。
三、练习提示:针对以上四个难点,分别提示相应的练习方法:
1.找出和弦转位的规律。所谓和弦转位,是指在不改变所使用音的情况下,依次将较低的音移高八度变为较高的音,如二小节的右手和弦。
在、三行的右手和弦转位变化时,左手是固定的原位和弦,我们只需将注意力集中到右手的变化上。希望在理解和弦转位的原理后,会对学生的读谱能力有所帮助。但每次都要使用同样正确的指法,才能使熟练程度不断提高。
2.使十六分音符均匀和稳定的较有效的办法是进行高质量的慢速练习,放松手腕,用手指独立完成。
3.正如第42首所提到的,练习双手同时移位的方法是先分手练熟。在这里,准确按书上指法弹(特别是左手指法)和将右手连续六度的手位架稳较为重要。
本首练习曲中主要是三种时值的音符结构,即一拍分别奏一个音(四分音符)、两个音(八分音符)、四个音(十六分音符)。对于节奏稳定性不好的学生,一定要从个音开始便大声将拍子数出,按十六分音符的速度每拍数一个一二三四,每小节数出四组一二三四。素质较好的学生,在较初进行一首新曲子的练习时,也应养成数拍子的习惯,以建立良好的内心节奏感。 在解决以上技术难点后,还要特别注意书上的强弱及渐强渐弱的变化。技巧是为音乐服务的,只有使音乐富有表现力,才是练习的较终目的。
44
一、技术分析:本首练习曲右手由八分音符的跳音与十六分音符小连线组成。旋律充满了活泼、天真的情绪,速度要求是 AllegrO(快板)。 左手为柱式和弦的八分音符跳音。
细心的学生会发现从左手第三小节开始,和弦的下方未做跳音(小黑点)的标记。这是记谱中一种常见的省略方式。当伴奏音型相同且持续使用时,便不再在每个音下面做奏法标记。遇有这种情况,需延续这种奏法到这种音型结束为止。
第三行左手只有一个小节的奏法标记,与前面是同样的道理。
二、重点难点:由于速度的要求,对于十六分音符音阶的演奏均匀和干净会更难一些。左手和弦位置变化较多,声音要求更短促、整齐、集中,应单独进行练习。由于粗心而造成错误较多的两处为:第八小节后面的休止符时值停顿不够,第十三小节右手较后一个音bB(降si)没作降低半音的处理。
三、练习提示:本首练习大部分要求用较弱的声音演奏,所以在弹奏八分音符跳音时,手腕、手指的动作要小,完成一个跳音的弹奏后应立刻回到键面上,为下一个音做准备。这样不但有利于控制声音、提高声音质量,更有利于放松和音的准确。短促的跳音要求手指动作快捷、隐蔽,发力时间短,放松快。左手和弦跳音在方法上与右手基本相同,但由于左手是几个音的齐奏,所以要求声音要集中,不能出现 吃 音的情况,尤其是三四小节四个音的和弦,要特别注意将5指和3指弹到底。可让孩子先用5/3指弹出较低的两个音,再逐渐加入2指和1指,这样做可收到较好的。
对于左手和弦的变化换位,我们一定要学会找规律。类似的左手伴奏很多,虽情况各异,但总能找出规律:
1.和弦的使用规律:和弦的使用规律是指每个和弦被多次重复使用,如前八个和弦都是相同的,我们的思维不要只停留在一个和弦上,应该想到后面将要变化的和弦,这样便不至于在下一个和弦到来时手忙脚乱。
2.和弦变化中的指法使用规律:科学地安排指法,充分利用五个手指来弹琴,避免频繁而盲目的移位所造成的和弦连接中的错误。如第六小节与第七小节的变化连接。
3.和弦位置的走向规律:有时和弦变化较多,但从高低位置走向上也能找到规律,或向高音变化或向低音变化。如第四行每小节都有和弦变化,但它是从位置较低的音逐渐向上变化的。
对于快速十六分音符的均匀和清晰,除要用更多的时间来加强练习和提高手指独立能力外,作者认为,理智的慢速练习是解决快速弹奏质量的较好办法。快速而地弹奏是练习的目的,而耐心和理智的慢速练习是解决快速弹奏的重要手段。
45
一、技术分析:这是一首综合了多种演奏技法和音型的练习白,既有连跳弹奏的区别,又有和弦、音阶与短琶音的音型变化,还有左右手的交替练习。
二、重点难点:虽然长串的音阶练习在前面的学习中已多次出现,但运用在左手的训练中还是次,这便成为本首练习较难和较需解决的技巧。在短琶音的连、跳练习中,粗心或理解错误常常造成演奏的失误。和弦位置的变化以及升号的使用,也会使学生在演奏中出现错误。
三、练习提示:在小节,左手弹出强拍的和弦,右手为弱起的短琶音,前两个音连至第三个音时将手腕带起,与第四个音作跳音处理。这种基本音型为全曲的结构特点。左手个和弦要将指法,即工、2.3.5指和1、2.4.5指。指法的正确与否,关系到音符是否准确、手型是否自然放松,一定不要随意更改。 第四行的左手十六分音符构成的乐句一定要抽出来单独练习,重要的指法书上都标记得很详细,这是使演奏流畅的。右手和弦应弹得坚定有力,时值饱满,高音清晰。
较后一行的右手音阶要作渐强处理,注意;临时变化音及指法的运用,配合好左手和弦,使音乐在高潮中结束。
46
一、技术分析:本首练习曲以训练右手三度、六度的双音为主,与前面所学的双音练习比较,在速度上要求更快一些。 Allegretto意为小快板。在第三行左手部分处标有marcato,意为加强地、有力地。第四行三小节中的decresc意力渐弱。
二、重点难点:第二小节的六度双音的连贯弹奏,无论手大手小,在放松与整齐方面都会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练习提示:对于手实在太小而无法够着第二小节六度的小朋友,可采用省略一个2指音G(SOl)的办法解决。
对于第三小节六度的连续跳音,在放松手腕保持自然起落的情况下,一定要将手型架子支撑好,以六度的位置准确。 第二、四行分别有高八度的标记,应注意找准位置。 左手伴奏虽没有任何奏法标记,但根据右手旋律活泼、生动的特点,可一共处理为跳音奏法。
第三行的左手为旋律,应做到marcato,将声音弹得厚而深,充分抬高手指,并严格按奏法演奏,按连线断句。相对应的右手此时担任伴奏,不可将声音弹得过吵,应尽量控制手腕动作,声音适当短促一些。
47
一、技术分析:本首练习曲为一个降号的F大调。右手虽只是单音旋律,但旋律的起伏变化较大,全部由分解的和弦琶音构成。左手是较柔和的半分解和弦伴奏。conmoto是速度稍快的意思,dolce是要求声音柔和优美的意思.
二、重点难点:由于音符均为跳进(非级进式音阶)形式组成,手指间需连续作伸张运动,这样对转指和手指独立、弹奏准确都增加了难度。
三、练习提示:要想准确、连贯、地弹出这种旋律起伏较大的练习,就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指法,而这些工作已被前辈钢琴家们做得非常详细、具体了,我们所要做的是严格照办。在行的第六小节和第二行的第三小节均为2指开头转1指,两行较后的结束指法要求手指充分伸张。
本曲在声音上要求柔和,演奏时要力求找到一种深而柔的触键感觉,手指下键好似行走在松软的海绵上,音与音之间要做到连贯而清晰,不可用抖动手腕来帮助弹奏,也不能将声音弹得太 个体化 ,转指动作要尽量控制好大拇指的声音,连接要圆滑,随声音的走向自然地做出强弱变化。左手弹法也应该是讲究而柔和的,不要过多强调节奏重音。
48
一、技术分析:这首练习曲是降B大调.有两个降号,在降B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个降E。右手是以三度、六度为主的双音练习,左手则分规律性很强的和弦伴奏。
可能是由于印刷或其他原因,在第二行的结尾处应有DaCapoalFine的字样,但书上却漏掉了,它的意思是:从头反复,直到标有Fine的地方结束。有过一些乐理知识的学生都知道,一首乐曲的较后若是两条细细并排的小节线;如‖,表示乐曲并未结束,只有一细一粗的两条并排的小节线才表示乐曲的结束。
二、重点难点:由于是两个降号,手指弹黑键的机会增加了,加上主音降B在黑键上,这样也增加了双音弹奏的难度。左手和弦也出现了大拇指弹黑键的情况。
三、练习提示:在小节的双音进行中,利用手腕动作落向个双音,保持住5指F(fa),用4/2指弹奏第二个双音并带起手腕。后面的两个双音跳音应明显区别于前面连线的弹法,要弹得整齐而有弹性。第四小节后开始出现的时值为一拍的四分音符,双音应弹满时值。
左手第七小节出现了跨度较大且大拇指在黑键上的和弦,应特别注意它的整齐和均匀。第二行第二小节左手和弦与它在手位和距离上完全相同,应单独练习。
49
一、技术分析:这是一首以训练右手降B大调音阶为主的练习曲,右手旋律均为弱起。Allegro意为快板,速度要求很快。左手和弦伴奏由三个或四个音组成,虽然变化较多,但却有规律可循。
二、重点难点:1.左手的强拍和弦与右手弱起旋律之间的节奏配合,以及右手音阶跑动中与左手和弦的整齐对位。2.左手和弦的声音质量及快速准确地变换左手和弦。3.两句下行音阶(第二、四行第三小节)的正确与流畅。
三、练习提示:练习之前,应先将降B大调音阶练习几次(两个八度即可),练习中记住降B大调音阶的指法特点,速度由慢到快,这对本首练习是很有作用的。右手在小节的弱起之前有一个十六分休止符,这个时间空缺由左手和弦填充。如果说每拍为四个均等的十六分音符,那么此处左手为一,右手为二三四,依照这种每拍数出一二三四的方法,我们不但可将右手的音与左手和弦对齐,而且还能有效解决第二小节附点二分音符和第四小节八分音符抢节奏的毛病。
左手的和弦变化虽很有规律,但由于调较难,和弦的音较多,很多学生还是容易出现由于找音慢而造成的停顿或错音。必须单独练习左手。
以上谱例为左手全部的和弦连接顺序,每拍变化一个和弦。为锻炼反应能力和熟悉和弦位置,可按如下三种方法进行练习:
1.每个和弦均重复四次,当个和弦弹下之后,迅速将注意力转移到第二个将要变化的和弦上。
2.将速度放慢,按谱例每拍变化一个和弦。出现连接错误的和弦要重复四次练习。
3.每个音仍重复四次或两次,但眼睛不看手,利用手指来感觉和弦的位置变化。
谱例中的第二个和弦由四个音组成,音位也较宽,大拇指上黑键,很不容易弹齐。为照顾大拇指的位置,其他各指应相应将位置挪前一些,使每个手指周时准备在键面上,以手指整齐触键。
第二行的后三个小节,E(mi)已被还原,应将这个音弹到白键上。严格遵循指法弹奏,特别是3、4指的运用,是此句与第四行结束句两次下行音阶连贯、流畅演奏的关键。要注意在第三行和第四行的第二小节,分别出现了一个小连线与两个跳音的音型组合。同时还要注意这两行在音量处理上的强弱区别。
50
一、技术分析:本首练习曲为两个升号的D大调,在升F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个升C,要特别注意这两个音的出现。行左手以音阶为主,第二行的前四小节虽是双音与单音的交替演奏,但里面也包含了旋律的成分。
二、重点难点:在弹奏行左手与第二行右手后四个小节时,由于指法安排不好和黑白键的交替使用,常会出现错误,音乐语气不流畅。第二行右手前四小节,声音不均匀,旋律不连贯,大拇指声音太响。
三、练习提示:在左手行的第三、四、八小节,均有一句下行琶音,这三句琶音在音程结构、键盘手位上都是相同的,所以应使用同一种指法。很多学生都是由于指法安排不对才出现错音现象。如果我们在弹奏中随着旋律轻声哼唱,便能发现乐曲是由四句组成的,每句为四小节。弹奏时随旋律的自然起伏做渐强渐弱变化,手指触键保持圆润柔和,双手协同配合;便能把这首练习曲的乐句表现得非常美妙。行右手较后一个和弦是3/2指,手小的学生可改为2/1指。类似这种生理造成的能力不够的情况,可自行在指法上作合理的调整。第二行左手和弦应尽量拖够时值,四分音符不能用跳奏。
儿童钢琴考级大扫盲,这些东西家长必须要知道
儿童钢琴考级大扫盲,这些东西家长必须要知道
中音阶梯儿童钢琴考级大扫盲来啦,许多家长都希望孩子通过考级,来证明自己的实力!那么在考级中,分业余和专业吗?考级除了起到鉴定的作用之外,还有什么呢?在考级准备期间,需要做哪些事情呢?是不是什么都不知道,好啦,看完这篇文章,你就什么都知道了哦!
【考级分专业和业余吗?】
目前不管是哪个地方的考级,一般都成为“社会业余钢琴考级”或者是“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尽管国外进驻到中国的考级机构不会这么写,但是大体的意思是一样的。为什么不写成专业钢琴考级呢?
因为专业学生是要达到一定演奏水准的,考入音乐学院,并且将钢琴作为主课学习的学生。除了这一类,其他的基本都是业余学生。那么业余学习了好多年之后,想要鉴定自己的专业水平怎么办呢?这时候主要的方式,就是钢琴考级。尽管是业余的,但是证书的社会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
【让孩子参加考级除了起到鉴定的作用,还有别的作用吗?】
首先一个就是孩子的能力得到提升,对于多数考级的孩子来说,平时演奏的机会并没有那么多。当然,在中音阶梯钢琴培训的话,就另当别论了。通过考级,孩子会有较多的时间提升自己,而在平时学习中,孩子是很难坚持做到大量的练习的。也正是这样,所以很多孩子参加完考级之后,再一次回到平时的练习中,就会觉得非常的简单。
其次是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中音阶梯知道,考级的过程是辛苦的,但是当孩子通过考级之后,一方面成就感非常的足,其次就是骄傲和自信心也会得到爆棚。而准备考级过程中,遇到的那些问题,也会变得微不足道,让孩子意识到,困难过后的结果,往往非常的甜蜜!
【在考级之前,每天的练习时间一定要非常长吗】
其实不管是参加钢琴考级,还是别的考试,考前的练习都是必要的,都需要花费比平时多的时间进行。所以考级日期一般都是放在寒假或者是暑假,这样就可以促进孩子的集中练习。但是孩子的练习时间,具体的是多少,一方面要基于孩子的基础考量,其次就是孩子的身体素质问题,手指能不能接受高强度的练习,基于健康的基础上,才是正确的。所以不一定非常太长的时间,但是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
家长总是会因为孩子的钢琴考级不自觉的给自己给孩子施压,但也要注意把握住一个度!所以,不知道怎么引导孩子考级的话,那就咨询一下中音阶梯吧~!
2017年钢琴中考艺考要考什么啊
你是参加普通中考还是音乐学院附中考?初中升高中艺术生考试参加当地小人才比赛就行,弹奏一般练二首钢琴曲就行,没有其它考试。 要是音乐学院附中考试就看音乐学院附中招生通知和要求,一般考弹奏规定钢琴曲和乐理视唱练耳考,合格后在通知入学。
很高兴为你解答有用请采纳
本文系中音阶梯网站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