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你的孩子适合学小提琴吗

- 预约测评
- 提交
小提琴:你的孩子适合学小提琴吗
小提琴
你的孩子适合学小提琴吗
【导读】:你的孩子适合学小提琴吗? 小提琴的魅力是无法用言语来描述的,学提琴用以表达、倾诉和抒发自己的感怀,吐露自己的心声是很多人的梦想,然而学习小提琴的难度也是有目共睹的。小提琴被誉为乐器皇后,也是较难学的乐器之一,很多的音符要通过四根弦来表达,就
你的孩子适合学小提琴吗?
小提琴的魅力是无法用言语来描述的,学提琴用以表达、倾诉和抒发自己的感怀,吐露自己的心声是很多人的梦想,然而学习小提琴的难度也是有目共睹的。小提琴被誉为 乐器皇后 ,也是较难学的乐器之一,很多的音符要通过四根弦来表达,就需要灵活地不断改变手法。学好小提琴也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一般要学到3年才会有所起色。
学小提琴的条件
小提琴是件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的乐器,而且儿童用琴价格低廉 不用作很大投资,是种很普及的乐器(我们的儿童琴,学习小提琴价格才俩百多,而且免运费)。小提琴又是一种较难学的乐器,它的持琴姿势有点 怪 ,又不好发音。人们经常说初学者拉琴声音像 杀鸡 。小提琴的音准更不好找,它不像钢琴,电子琴或管乐,有键盘或按键,小提琴的音准完全靠演奏者灵敏的耳朵和手指的感觉。由于有上述困难,因而小提琴是一种见效、出成果比较慢的乐器,往往是学了一段时间还拉不出一段完整的旋律。
从另一方面来看,学习一种乐器,不单是培养儿童音乐素质,也是提高儿童智力思维的途径。也正因为学习小提琴比较困难,在学习过程中对孩子智力、思维能力的提高,发展两手灵活、反应都是非常有益的。
有相当数量的孩子在学习小提琴,也有很多考入了专业学校和文艺团体,走上专业之路,但大多数的人可能不会走专业音乐工作这路,很多家长也意识到让孩子学一种乐器的目的,并非一定要孩子从事这一专业,而是希望孩子通过学习一种乐器,受到音乐熏陶 提高了音乐素质,了解了世界音乐文化,将来也会成为喜爱音乐、有音乐文化知识的人,这也是儿童全面教育的一部分,如同文科专业也要学习理科知识,理科的也要学习文科知识一样。
适合学小提琴的时机
常常有家长问小朋友几岁才可以开始学小提琴?一般来说4岁的孩子开始学琴比较好,但是也并不,需要看孩子具体的发育情况和一些先天条件。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1、如果您的孩子节奏感很好,可以让他先从节奏乐器开始进入乐器的世界;
2、如果您的孩子爱唱歌,音感也不错(就是音多半能唱准),恭喜,那他已经有学习弦乐器的优越条件了;
3、如果您的孩子具备上面的两个条件,而身体各部分的肌肉也发育得蛮快,尤其是手部肌肉的发育已经大致完成,那就可以肯定地说,可以立即开始让孩子参加乐器课程了。
如果您的孩子同时具备以上几点特质,而又特别喜爱小提琴的话,建议您立刻为孩子挑选一位学有专长而有经验、有耐心、有爱心的好老师来教导孩子,带领他体验小提琴音乐的美妙吧!
具备什么条件才能从事小提琴专业
如果要把小提琴演奏当作职业,成为专业的小提琴选手,要求还是很严格的,需要一些基本的条件:
1、要喜爱音乐及小提琴的声音;
2、手指条件要相对好些,左手小指太短或手指过于肥胖都会影响长远发展;
3、音乐素质条件,耳朵分辨音准、音色的能力、乐感、节奏感和两手的灵活性都是很重要的基本条件。虽然这些通过训练都是可以改变、会提高的,但如果自身条件好,学习起来会更顺利;
4、选择一位受过正规小提琴专业训练的老师。
家长如何配合琴童学习小提琴﹖
学习音乐不仅是孩子的事,家长更要付出很大的心血,甚至需要跟孩子一起开始学习。作为家长首先要培养孩子对音乐和乐器的学习兴趣,家长也不能只是尽 义务 理想的状态是父母对音乐也要产生兴趣,喜欢孩子演奏的每一首乐曲,并积极地给予鼓励。在孩子的初学阶段,很多的问题都处理不好,家长较好也能在课堂上学一点音乐的基本知识,如节拍、音符等,同时也要学些小提琴演奏的基本方法,在孩子较初学习的时候,可以给孩子以指导和帮助。如果家长亲自体验了持琴、握弓、手臂运弓动作、手指按弦动作、在指板上的位置、距离等基本动作,能够更好地辅导孩子。
另外,为孩子准备一个愉快的音乐环境,让孩子少看电视(少看电视的好处多多,既能让孩子有多余的时间可以用来做一些有创意的活动,又能让亲子关系更上层楼),长时间的让家中客厅充满着音乐,音乐的种类其实不用限制,只要是各种音乐类型之中的音乐就行。孩子在日积月累的陶然之下,自然会培养出自己的一套欣赏音乐的喜好,当他经由这样的熏陶而养成对音乐的兴趣时,就会有足够的力量支持他度过学习乐器的个枯燥的阶段(尤其对于要学小提琴的孩子特别重要)。培养孩子唱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不是要将孩子训练成歌唱家,而是要借着让孩子唱歌来接触优美的旋律。只听不唱是不足的,在唱的时候才能将音乐在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同时体验到确切的音准、音程、以及节奏,这对日后乐器的学习非常的重要!在开始学习乐器之前,还要先认识一下音高与节奏是怎么在五线谱中表现的,就较好要请老师指导一下了,除了能够正确地学习之外,应该也能学得比较快。当然如有可能带孩子去听音乐会、观看文艺表演,还要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学校的文艺活动。以上几点都准备好了之后,应该能培养出一位绝大部分小提琴老师都乐意指导的学生吧!这样的学习,老师教得,学生学得也愉快。
正确对待考级
教授认为,无论是搞专业还是业余的学生,一定要在扎实的基本功基础上,广泛地接触更多的音乐体裁,开阔自己的艺术视野 。对于专业的学生来说,一定要在打好扎实的基本功的基础上开阔学习的视野,练习时接触的题材要广泛,多接触各种体裁;当然对业余学生的要 笙喽岳此挡荒敲锤撸煤托巳な亲罟丶摹5比唬灿凶罨镜囊螅蔷褪峭ǔK档囊糇肌⒔谧唷⒗指械然镜募寄芤芄娣叮诔浞掷斫庖衾值幕 希衾众故偷酶轿灰恍锰诟钟诮邮堋
业余学习小提琴,考级成了衡量学习程度的一个标准。对于考级与否也是各有看法,不过往往包括了两个方面,首先,业余考级对于音乐教育来说好处很多,尤其是扩大了接受音乐教育的范围,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音乐教育的普及进程,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这应该是一件好事。不过,另一方面,也会出现一些不应该有的现象,不能严肃地对待音乐考级,以至完全不顾及音乐训练的规律。比如,有些孩子和家长过分地强调考级进度,搞所谓的 几级跳 的 应试教育 ,为了 考级而考级 ,结果片面地追求速度,考级之外的音乐接触太少,结果即便是考级通过了,学生还是没有得到真正的知识,这样的考级便失去它原有的真正深远的意义。常常听到这样的例子,一个学生已经考过了九级,可是再让她拉一首曲子时,竟然一个音都不准,如果都像这样的结果,那即便考再高的级别也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对考级的认识要客观和正确,要让孩子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一定要让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与知识上的收获成正比。
教授谈小提琴的启蒙教育
【导读】:小提琴学习的启蒙阶段,相对于各种键盘乐器由于其音准和发音的双重困难,被人形象的称为杀鸡或拉大锯的阶段。而正是这一阶段为学习者日后可能的专业音乐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更是艺术普及和
关于小提琴琴码
【导读】:琴码一般都用槭科的枫木(也就是琴背板的木材)制作,并且同样要树龄老且已干透的木材。但也有特殊的,比如海菲兹1925年买到手的瓜乃利上的琴码,就不是枫木做的,他一直用到1950年(至于该琴
琴码一般都用槭科的枫木(也就是琴背板的木材)制作,并且同样要树龄老且已干透的木材。但也有特殊的,比如海菲兹1925年买到手的瓜乃利上的琴码,就不是枫木做的,他一直用到1950年(至于该琴码是何种木材,我一直找不到资料)。一般以木纹顺直、质地坚硬的为好,但也不是硬的就合适每一把琴,关键是这样的木材对声音的衰减较少。有人说,用面板的剩料制作音柱、用背板的剩料制作琴码较好,其实呢,面板的剩料制作音柱是可以的,但用背板的剩料制作琴码就得注意了,它们的刨面是不一样的:背板的两面花纹是一样的,而琴码一面是大花,一面是小花。
挑选的时候首先要看木材是否干透,闻一闻,不干的木料有轻微的酸味。然后根据琴的声音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琴码。我打磨过的琴码价格差幅在100倍以上,我的感觉是虽然一般来说便宜的琴码都不好,但也不能迷信昂贵的琴码,关键是看是否适合你的琴。花纹大的琴码较硬,小的稍软,抛到桌面上听声音就能分辨。一般来说,发音响亮、声音噪的琴可用稍厚、稍软的琴码;音量小、声音很纯净的琴就可用硬一些、薄一些的码(关于薄厚可以在后面打磨时决定)。 有的琴码在E弦下面镶嵌有一小块乌木,防止琴弦勒进琴码。有人认为这样会影响声音的传导,不可取,而还有人包括MOSSO则认为它对声音的影响不值一提。
琴码与琴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并不是每一个琴码都能产生良好的。材料是否合适、高低、薄厚、打磨的不恰当都不会取得好的,每一个买回来的琴码都是要经过打磨才能用的,所以在选择好一个琴码之后打磨是很重要的。
打磨时先选好正反面。对于一个剖面正确的琴码来说,小花向着指板,大花(这一面是平的)向着拉弦板。如果琴码的花纹不 标准 ,就还要仔细观察马侧面的纹理哪一面是平的,向着拉弦班即可。有的琴码有印记,一般来说这是向着拉弦板的。一定要把向拉弦板的一面磨成和面板的夹角等于或略小于90度,另一面则大于90度,这是为了抵抗琴弦向琴头方向的拉力,避免琴码被拉弯。这一点我可不是次就做好了的。打磨的时候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千万不能着急,并且不断注意磨的位置是否就是琴码应该安装的位置、角度正确与否。马脚厚了会影响发音灵敏,但也不能太薄,虽然几乎所有资料都说越薄越好。过薄就会使马的压力集中到一点上。基本应以1毫米为限。
打磨的方法是这样的:在装琴码的位置铺一块细砂纸(我一般还会在下面垫一张纸保护琴漆),捏紧琴码左右打磨,直到马脚与面板非常吻合为止。当然用砂纸很慢,熟练之后也可以先用快刀削,我还用过电动砂轮,也很满意。
琴码的高度是G弦距指板5毫米,E弦2.5毫米,中间两根弦自然过度(D弦要稍高)。但这个尺寸只是个参考,决不能照搬。如果用的是尼龙弦的话,琴码还可以再高一些。实际上马的高度应主要由音质来决定。琴马高些就可加大对面板的策应力,琴音也就相应得到加强。一般来说面板平的琴合适用高码(但是太高会影响发音的敏捷,而且会把声音压坏不好听),面板凸的琴适合用低码(一般来说琴码过低琴声会带有压抑感,使琴本来的品质表现不出来同样不好)。如果指板、琴颈很低的话,宁可加垫指板也应保持指板的高度。里奇就用的这种方法,非常之好。
马脚一定要磨得严丝合缝,决不能靠琴弦上紧的压力来使其紧贴面板,也不能为了结合严密而将马脚下面的琴漆刮掉!角度也正确之后,进一步把马磨地好看些。琴弦的间距为12-13毫米,不必照搬书上的尺寸,这一点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必须间隔相等,不要显得不协调。 将琴码修薄的时候只可修向着指板的一面。
琴码和音质的大致关系可以这样调整:如果小提琴发音声音尖锐,可以用一个木质较软的琴码。声音细柔的琴,可以试试木质坚硬而较薄、高一些的码,就能是声音响亮一些。琴板坚实沉重的琴,较好用一个较细薄的琴码,而木质软而轻的琴,则需配一个粗厚的琴码。以上措施都会产生更好的。
小提琴教学总结
【导读】:一、有关总体要求的: 1、内心歌唱预先听,两手动作预先量,多于动作要去掉,紧张因素要扫清。 2、内新歌唱帅两手,两手顺从跟着走,基本要求匀准美,胆大心细精益求。 3、东西南北中,四面八
3、东西南北中,四面八方通,脚踏实地中,顶天立地松, 情爱我心中,箭发自弦中,祝君更成功,展翅翱太空。
二、有关左手的:
1、换指:指根发力到指尖,手指关节不乏蔫,四指轮休存耐力,手指独立实又坚。
2、换弦:换弦靠手肘,琴颈为中心,四指成,肘带腕指跟。
3、换把:下臂带动腕指跟,腕指配合要认真,先行指头较重要,换得不准白费心。
三、有关右手的:
1、运弓基本要领:一要直、二要平、三要稳。
2、肩肘腕指环扣环,整体动作不零散,上臂下臂联合动,大刀阔斧声音宽。
3、快弓如顺风,慢弓如逆风,不快不慢像和风。
4、右手换弦要:边换、边走、边靠。
5、手动弓静拉短弓,上下弓匀拉快弓,中弓较轻自动跳,弓不离弦出跳弓。
6、冲弓:动一动、松一松、走一走、冲一冲。 先松后冲、冲后放松,声有余辉,近似撞钟。
7、手放弓上、弓放弦上,重量多少? 弓被紧抓、弓弦分家,重量多少?
四、关于柔弦: 如座摇椅如乘轿,又似扇子手中摇,君能识得此中味,宽、窄、快、慢自可调。
五、有关双手配合的:
1、左手一把抓,右手分开拉,两手相配合,紧密不分家。
2、三点相通声音用,点点相通显神通,三点合成一颗珠,串起珠子闹天宫!
3、换字不断气,脑子不断线,左手珠一串,弓子来穿线, 换字易冒尖,问题在空间,认真攻换字,不断又黏连。
4、在变化中求稳定,在运动中求放松。
六、带总结性的:
1、不断总结找规律。提琴规律经常找,用心思考不能少,科学指导练琴好。
2、慢就是快,要建设不要破坏。
3、不在乎区区小技,只在乎能够驾驭。
4、练习要做到:
(1)暴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
(2)慢练、轻拉、快改!
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弓能敌万丈情,乐谱浓缩想象力,一曲心画美又新。
本文系中音阶梯网站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